关怀版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
>> 渔农村风貌 >> 指导员之窗
>>正文

舟山民宿发展的调研报告

发布日期: 2021- 12- 20 浏览量: 字号:[ ] 来源:市农业农村局

近年来,舟山的民宿旅游发展迅速,已初具规模,截至2020年,全市共有渔农家民宿2710家,比2010年增加1894家,十年年均增长12.8%。但是,民宿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,效果却差强人意舟山民宿如何科学、健康、持续地发展,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、分析与提升。

一、舟山民宿发展现状分析

舟山的民宿发展从渔农家宾馆起步,经过近20年的发展,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渔农家乐产业。舟山民宿自开发以来,发展迅速,尤其是在普陀山、南沙、东沙、桃花岛、南洞艺谷等知名旅游景区周边,各地结合海岛特色、政府政策、渔农业文化等进行有序开发,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截至2020年,舟山有白金宿等级民宿3家、金宿等级民宿10家、银宿等级民宿46家。

(一)不同经营主体差异较大。舟山民宿发展至今,不同经营主体形成了较明显的两极分化。以当地渔农民为主要经营者的家庭式“老民宿”,经营理念较为传统,更像是乡村旅馆,缺少特色且安于现状,在旅游旺季生意火爆,一到淡季便门可罗雀,这类中低档民宿,淡季房价在100-200元,旺季房价在300-400元;以年轻人为主要经营者的精品民宿,设计美观、各具特色,盈利手段多样且注重品质,善于通过互联网营销等方式缩短淡旺季的差距,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,这类精品民宿,淡季房价在500元左右,旺季房价可达2000元以上。

(二)民宿经营淡旺季明显海岛民宿的兴起源于海洋,限制条件也在于海洋,由于海洋旅游受季节因素影响变化程度较大,海岛民宿淡旺季的市场变动也非常明显。每年的4-10月份,游客量大,民宿供不应求,而在每年的11-3月份,客流量稀疏,民宿降价明显民宿平均房价400元/间,旅游旺季平均房价600元/间,全年平均入住率在53%左右。

(三)经营形式较单一。我市民宿以当地居民自有住宅自建、翻新为主要形式。据调查统计,78.9%的民宿经营点是自有的,19.3%的经营点是租赁的,1.8%的经营点是外来企业对空置房进行投资、整体开发;96.5%民宿的经营形式为单店经营,3.5%民宿的经营形式为连锁经营。24.6%市外经营者大多被当地的生态环境吸引或因个人情怀,购买、租赁当地房子重建来此创业,他们的经营理念、经营模式相比当地人更加超前。租赁的民宿租赁期3-20年不等,每年平均租金在15万元左右。

二、舟山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

(一)经营服务同质化。服务理念和经营方式等同质化,民宿经营特色化不够明显。民宿不同于酒店,它要求在经营过程中凸显个性化、多元化,装修设计要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和主人的经营理念。民宿个体特色更要与所在景区相协调,使游客能很好地感受周边的自然风光、风土人情、海洋文化。如南沙一带民宿属于群体性开发的较多,多数是自家房子经过简单装修,建筑风格、室内装潢等硬件设施风格雷同,具有自己主题特色的民宿较少。多数经营者追求眼前利益,其经营方式仍停留在简单粗放式,以传统的渔农家乐或家庭旅馆居多,重模仿轻创意,食宿服务、体验分享方面都非常相似,缺少独特的经营理念。

(二)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民宿经营者一般是以家庭式经营为主,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渔农民,大都还是家族亲属,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,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,其在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,再加上缺少相关部门的引导和业务培训,经营者对民宿产业的理解比较肤浅,经营管理单凭个人经验或拿来主义,只会模仿别人的民宿经营套路,服务意识不强,服务水平不高,在服务专业性、诚信、职业素养、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等问题上存在不足,缺乏真正的专业化人才,特别是专门的民宿运营、策划、设计和营销人才,这些都对我市民宿的长远发展产生较大影响。

(三)宣传推介力度不大现今,大多数游客多以自行出游的形式,利用互联网主动寻找景点与住宿点,但舟山民宿经营者自我营销宣传手段、推广途径还比较单一。民宿经营者自我宣传营销的手段也比较单一,仍属传统型的实地销售模式,多数民宿就凭借靠近景点的区位优势,处于“等客上门、分上一杯羹”的阶段,所以往往出现“旅游旺季人满为患,旅游淡季关门打烊”的极端现象。

三、舟山民宿发展对策建议

(一)打造海岛精品民宿。加快制定舟山民宿发展规划,科学布局民宿旅游业的发展,重视精品海岛民宿的建设,高起点、高层次推进海岛民宿业转型升级。精心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以及等级民宿、文化主题民宿,形成具有舟山特色的海岛精品民宿产业,打造若干有较大知名度的海岛精品民宿品牌。

(二)提升民宿增值效应。加快民宿设施的文化植入和主题营造,着力打造具有海岛风味、渔家风情、时尚休闲的特色渔农家民宿。引进一批知名品牌,培育一批特色民宿,主动利用民宿周边的旅游特色,自行创新体验活动,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体验,除了出海捕鱼、海上垂钓、放笼捉蟹、沙滩篝火等传统海岛旅游活动项目之外,还可以开发海滨探险、空中览胜、海上竞技等充满海洋海岛特色的休闲旅游项目,以提高民宿增值服务。

(三加强网络营销探索。要充分利用好电台、网站、微博、报纸等媒体的宣传平台,不断加强舟山民宿整体品牌的广告宣传力度。探索建立一个共同平台展示舟山民宿资源,有利于及时全面地了解舟山民宿整体情况,并建立动态监测系统。营销网站有助于方便外地游客更全面地了解舟山民宿的价格、旅游交通、主题特色等具体情况,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预订和信息反馈,也有利于相关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游客的建议和意见,更好地加强民宿管理。

(四提升民宿的服务水平。民宿的建造、经营、产品设计等应由专业人员指导,针对性地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,邀请旅游界及酒店行业的专家开展专业性的培训。从观念意识到行为习惯,再从海岛民宿整体氛围的营造到服务品质对其进行专业指导,培养其沟通技巧、职业素养、主动性与责任心,引导建立与游客的人际关系。通过加强培训,更新管理理念,开拓经营思路,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技能,提升民宿经营者的服务品质,推动民宿经营者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,进而提升海岛民宿的整体品质。

(五)创新舟山特色的民宿经营模式一是创新民宿+娱乐休闲模式。民宿行业可以打造系列休闲娱乐活动,如现已开展的东海音乐节、国际沙雕艺术节等,满足不同群体对旅游的不同需求,扩大来舟旅游的人流量,从而提升民宿业的经济效益。二是创新民宿+文创购物模式。舟山独特的海岛文化特色产品,譬如沙雕、沙画、贝壳、渔民画等,这些独具特色的海岛文化产品令来到舟山的游客眼前一亮。而将海洋文化产品融入到民宿的设计当中以吸引游客,同时捆绑消费和特色消费的模式又带动民宿营业额的增加。三是创新民宿+特色餐饮模式。民宿可以利用海岛原有渔业捕捞资源,让游客体验从乘船-海钓-捕捞-餐饮的一条龙服务。还可以创新舟山特色名菜,培育民宿餐饮品牌,让民宿在升级版的渔家乐基础上再上一个层次。通过住宿+餐饮的模式,基本解决来舟游客的生活问题。

加速舟山海岛民宿产业向更高的品质发展,不仅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,更是引领旅游消费、创造旅游市场的新动能,乡村振兴的新路径。推进海岛民宿业转型升级,全面打造海岛精品民宿,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,助力建设“重要窗口”海岛风景线。

(朱家尖街道南沙村指导员  吴家旺)


  • 分享:
   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