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区以星级村创建为抓手,聚焦“环境和美、管护网络、补短强弱”三大方向,分层分类推进全域治理,全力构建生态宜居、长效管护的渔农村新风貌。
一是分类施策,梯次推进环境提质。“三星级”村聚力巩固提升,全力打造20个巩固提升重点村,攻坚管护难点、形成典型经验;“二星级”村聚焦问题整改,推动管护常态化;未评星级村开展自查自纠,以拉网式排查及清单销号制推动环境大提升。通过分步整治村容村貌、卫生保洁、田间管理、绿化美化等关键环节,实现全域整体跃升。目前全区“二星级”以上村43个,其中“三星级”村36个,“二星级”村7个。
二是体系赋能,构建立体管护格局。严格落实《普陀区渔农村人居环境管护办法》,建立“镇级统管+村级实施+第三方服务+农户参与”四级联动机制,同时引进8台无人机开展全域航拍监测,辅助做好人居环境评价工作。深化“E网扫净”数字化系统应用,在桃花、展茅等5个镇、街、管委会20个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全覆盖;统一规范生活垃圾收运系统,制定实施《普陀区渔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外观涂装和标识统一规范》,完成124辆新车更新和109辆旧车标准化改造。
三是靶向攻坚,夯实生态基底。围绕基础设施短板和顽疾治理,扎实推进公厕、污水、垃圾分类“三大革命”,同步实施农房改造、管线序化、村道提升“三大行动”,以项目化手段根治环境痼疾,持续擦亮渔农村生态底色。为全面提升出行品质、彰显地域特色,通过实施村内道路全面硬化、沿线彩化、节点亮化、配套优化和管护强化“五化提标”行动,全区将在年底前完成12个村的村道提升改造。